文学的话语蕴籍性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34:20
要求举例说明

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比如唐代诗人贾岛著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是推是敲的练字活动过程中,就完成了他的诗的创作。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在词中说愁时,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就和一些不是文学作品的大白话“我愁死了”等等的感染效果不一样。因为他是用可以回味的、有文学蕴涵的话语表达出来的。

参见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很详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不好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