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满的基本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9:01:21

刘连满1933年12月生于河北,5岁丧父,故乡的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家中弟兄6人靠母亲要饭维持生活,但靠吃高粱皮拌野菜长大的童年却给了他异乎寻常的力量。10岁时他能挑两桶水从村东走到村西,这与生俱来的力气和强健体魄成了他日后征服一座座雪峰的天赋条件。

1951年,已在哈尔滨西郊小三姓屯落户的刘连满参加工作,到了哈尔滨电机厂任警卫队员。聪明好学的他很快被领导发现了,多次安排他参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班。这个大厂更给了他施展体育才能的天地,他参加运动会的几乎所有项目,并代表厂里参加市及机械行业全国运动会,都取得很好成绩。1955年底,全国总工会要人组建中国第一支登山队,刘连满成为最后被确定的12名队员之一,到苏联参加登山学习,从此命运将他与雪山连在了一起。1957年中苏联合登山队来到四川最高峰贡噶山面前,贡噶山虽然不到八千米高,但山势极其险峻,气候十分恶劣,这里是人迹不至,鸟儿也难以飞跃的禁区,高风呼啸,凛然的白雪泛着不可侵犯的寒光,但是刘连满来了,他要将梦想的旗帜,插在那不可一世的峰顶,这要饭长大的穷孩子要以钢铁的意志和大山较量,在这次攀登中,他11次与死亡擦肩接踵,但他终于成功了,他也终于明白,不是他征服了大山,是大山接纳了他,接纳了他的勇气,他的顽强,他超人的毅力,他忘我的纯净。贡噶山复归平静,再没有人掀开过她神秘的面纱。回到北京后,庆功会上,刘连满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是黑龙江获此荣誉的第一人,并接过贺龙元帅亲手颁发的奖杯。

下一个目标终于锁定在珠穆朗玛峰,中苏联合登山队决定1959年联合攀登。大概是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缘故,天地养育了他,众人养育了他,在刘连满的心里没有自我的概念,他是那么无私,那么纯朴,在登山队,他一直是领导最信任的人,再加上他身体好,力气大,技术高,这一次,他又被赋予了重任———做修路队长。为了建营地、往山上运物资、送给养,必须先开辟一条上山之路。在悬崖峭壁处架梯子,在陡的地方拉绳子,刘连满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切准备就绪,中国第一支登山队5名突击队员,1960年5月24日,终于来到8500米处的突击营地。此时队长许敬体力已经不行了,只好留下,刘连满、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四人继续向顶峰冲击。寒冷、饥饿、极度的体力消耗,到8700米处即第二台阶时,他们已是筋疲力尽,而且将近两天两夜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