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责力”据说是唐朝开国公臣?他后来到了哪里?是山东新泰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40:08

李世绩
李世绩
(594~669) 唐初名将。本姓徐,名世绩,字懋功。入唐,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徒居东郡卫南(今河南浚县东南)。父盖,家豪富。

世绩十七岁时,从翟让起义于瓦岗寨。大业十二年(616)李密加入瓦岗军后,世绩与王伯当劝说翟让推李密为主。十三年二月李密称魏公,以世绩为右武卫大将军,封东海郡公。

在瓦岗军破隋将张须陀、王世充诸战役中,世绩皆有功。同年,李密采纳了他的建议攻取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开仓赈济饥民,人心归附,壮大了起义队伍。武德元年(618)世绩随李密降唐,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此后数年间,他从秦王李世民平定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的河北起义军,又主持和参加镇压兖州(今属山东)徐圆朗、江淮辅公祏起义军诸战役。

李世民即位后,任命他为并州总管。贞观三年(629),李绩与李靖分道击溃东突厥颉利可汗之众;次年,平定东突厥,从而安定了北方。兵还,任并州都督府长史。十一年,改封英国公。他在并州共十六年,号为称职。十五年,迁兵部尚书。十七年,以特进、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

二十三年,太宗病危,贬他为叠州都督,又嘱咐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继位后委李绩以重任,以便获得他对嗣君的忠诚。高宗即位,立即将他召还,任命他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务。后累进尚书左仆射、司空。总章二年(669)卒。

李绩善于用兵,史称他“临敌应变,动合时机”。他与人一起筹划时,凡有可取者,立即采纳;告捷之时,归功于下。因此部下都乐于效力,所向克捷。后世论唐代名将,必称“英、卫(李靖封卫国公)”。他饱经世故,善于趋避,左迁叠州都督时,奉诏即付,竟不还家。高宗欲立武昭仪(见武则天)为皇后,大臣多反对,高宗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因此,李绩礼遇隆重,一生没有遭到挫折。

李绩孙徐敬业,嗣圣元年(684)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