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的黄津芳的简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0:11:23
我想查阅<<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的黄津芳的个人简历

中国宁波网讯 他15岁开始做学徒从商,近40岁才开始学习雕刻设计,退休后仍热衷雕刻。他设计雕刻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重大展览会中参展,作品被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外宾,他的生平被收入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及《中国民间名人录》。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马园社区吴家塘55号何家,慕名拜访了这位87岁高龄的“雕刻老人”何谦。

  走进何老的家,犹如走进了雕刻作品展览馆:墙上挂着一幅气势磅礴的《十八罗汉大战大鹏》黄杨木浮雕,玻璃橱窗柜里放满了形形色色的雕刻作品,衣柜上还有几座高大的雕刻作品;不经意抬头,天花板上竟然也有几个飞天形象, “那个是画出来的,”何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人家装修完不要的三夹板,我拿回来画了点图案上去,钉在天花板上做装饰。”

  说起雕刻,何老异常兴奋。1958年,何老与人合开了一家钟表刻字店,在钟表刻字店里,他学会了雕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份资料,里面刊登着青田石刻、乐清黄杨木刻等工艺品出口换取外汇的消息。何老的父亲在木雕方面有一定的功底,何老从小就耳濡目染,对木雕刻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斗胆写了一份报告,申请开办黄杨木雕厂,定名为宁波钱湖工艺美术厂。此报告送至厂部,立即得到了厂领导的重视,批给他400元经费。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何老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厂子办了起来。

  何老虽已经退休30多年了,但仍在继续着雕刻艺术。老人最近几个月一直在雕刻新的作品《张飞》。老人颇为遗憾地说, “现在耳朵不灵了,眼睛也没那么亮了,以前刻这样一个人物雕塑,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完成了,现在赶不上那进度了。”

  说着,老人又拿出了两件自己得意的作品《盗仙草》和《祝寿》。 《盗仙草》是老人退休后雕刻的,于1990年完成,源自传统题材《白蛇传》中的人物,这件作品在外展出过一次。何老决定等宁波博物馆开馆后,要把这件作品捐献出来。而作品《祝寿》是1999年老人为了庆祝国庆50周年雕刻的作品。

  在书房的角落,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泥塑。何老解释说: “浮雕一般都是先画好原本,直接临摹雕刻。而立雕必须先用泥塑造好形象,比如要雕刻一个李白的雕塑,就必须先用泥塑造好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等,才能保证雕刻时下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