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为什么这样取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57:36
我看了这本书,但是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可能是我的文学功力太浅了!请高手指点一下!谢谢了!

钱钟书先生曾经在法国留学,对法兰西文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常常通过对一些法文字词和成语的辨析,运用,提炼出其中的思想意义,造成一种起义的修辞效果,
按照小时的提示,“围城”一词脱胎自法语“被围困的城堡”,意思是说:“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个解释出自留法女博士苏小姐之口,想来不会错。小说中的哲学家褚慎明讲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他谈过这个意思,不过用的比喻是鸟笼。罗素引用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罗素是否对他讲过这个话,我们不好妄测,不过,在钱先生非常喜欢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蒙田的《随笔》第三卷第2章里,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婚姻好比鸟笼:人们看见外边的鸟拼命要进去。而里面的鸟拼命地想出来。”

再看小说的背景,也就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的中国,恰好就是一座围城。
日本学者中岛长文讲,1979年初他到钱先生家里曾经问起过“围城”这个次的来历。钱先生从书橱里取出一册《史记会注考证》,翻开里面的《鲁仲连传》,然后让他看了《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
故事中说,战国后期,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有人劝赵国屈服,鲁仲连站了出来,严厉批驳了各种投降论调,坚决主张抵抗,最后终于在外援的帮助下解了”围城“之围。这样看来,”围城“的当下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对”围城“这个书名非常敏感,竟然在日译本里给小说起了个不伦不类的书名《结婚狂诗曲》

钱钟书先生将围城比喻婚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冲出去;结婚的人想摆脱婚姻,没结婚的人又想结婚(如方鸿渐结婚前后);全书内容要表达的是人的这种微妙的情感,所以书名《围城》。
书中前半部分也提到了这个“围城”的比喻,是方鸿渐和苏文纨的一段对话

世事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