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后,央行增发货币,但为何社会上流通的货币能变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04:35
经济增长,社会物资增加,央行发行新货币。

新货币进入社会的几个通道:

1,财政渠道
国家发行国债,最终由央行买进,新货币进入社会。
财政偿还国债后这些货币归还央行。

2,货币渠道
央行给商行贷款,商行再贷给社会,新货币进入社会。
贷款到期后这些货币归还央行。

3,国家储备
央行购进外汇或储备物资,新货币进入社会。
储备外流时这些货币归还央行(如不计差价)。

问题是,央行新发出的钱,最后还要归还到央行去的,
还完以后社会上的货币总量不是不变吗?

第二,如果是这样,那现在社会上流通的钱,不都是一年
一年增加新发行的,但还未还给央行的钱吗?
换句话说,全社会的钱,都是央行的外债吗?
货币肯定是从央行来的,最后也肯定要回到央行去(假设没有呆帐坏帐),而且要付利息。这样的话央行会最终对所有的钞票拥有所有权,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本质来说都是欠央行的。还有,既然货币肯定是从央行来的(只有央行可以发行),最后也肯定要回到央行去,而且要付利息(发行的货币都是通过借贷进入社会),那么,付利息的钱从哪儿来?只能是用又一次发行的新货币来支付利息。这么计算的话,央行的钱会越来越多(包括全部发行货币并加上利息),社会(包括国家)的欠债也越来越多,而且应该没有一分钱是自己的,最终都是央行的。

四楼说的是正确啊,央行就是国家的(美国的不一样),货币作用也是一般等价物。
但是,我的问题不在这里,我的问题是社会这些钱最终都要还给央行的(假设不存在呆帐坏帐,不存在无偿赠与),假设极端的情况,央行不再发行新货币,那么,所有货币应该在借贷期限到后还给央行(不管是国债还是贷款),而且没有钱来还利息。问题出来了,社会有没有还清央行的钱的那一天?

央行每年都在大量发行新货币,然后贷款出来
政府通过让央行买国债投资项目促进生产然后促进税收
然后再还旧国债
再发行更多的新国债
从而再发行更多的货币。
国债肯定是年年大幅递增
货币发行也一样年年大幅递增
世界各国都一样,社会欠央行的钱永远不会还清。

极端的情况一旦央行不再发行新货币了
大部分货币必将全部流回央行手中
即便央行只是每年减少发行货币的数量
大部分的钱也一样会流回央行手中。
这叫收紧银根,治理通胀的法宝之一

放弃金本位制度以后
中央银行成为了信贷逻辑上的一个悖论:
所有的钱都是它来发行
然后它借贷出来
它是全社会的债主
然后借它钱的最后都得还给它
想全还还真不可能
付利息的钱也是它发行的
实际也确实如此。

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央行是美联储,独立于美国政府,由多家私人银行组成
这些私人银行的股东,是全美国社会的债主
加之美元是世界货币,他们也是大部分世界的债主
持有美元的国家,
都是美元从美联储经过多层借贷后流通到的地方,
所有美元归根结底债权都归美联储所有。
美国的狗屁民主都是骗人地
这些私人银行的股东控制着美国的全部,也叫金融寡头
他们控制选举,可以让候选总统的人都是自己人
他们控制军队,想打哪个国家就打哪个国家
他们控制CIA,所有内幕信息都最先知道
他们还控制着世界的大部,有用不完的钱
所以他们的代理人格林斯潘
出来放个屁,地球就抖三抖

你的问题很有意思.但感觉你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说货币主要是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
在这里去研究货币总量有多少,我们拥有多少货币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关键的是看货币的通胀率.货币只是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国家的一个治理工具罢了.

为什么说我没有回答?可能你没看懂我的意思.因为货币在这里是国家的一个治理工具,也就是说我们拥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