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庙号里祖和宗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09:02:55

arndei引用的是我上次的回答,不过他犯了个错误,上次的问题主要是非国君宗法,我也主要回答的是非国君的宗法,这次问的是国君庙号

庙号是以太祖为中心,“祖有功,宗有德”就是开创朝代的叫祖,有政绩的叫宗。

始封之君叫太祖,太庙祭祀以太祖为中心。比如唐朝,李虎是太祖,因为李虎最先封唐国公,理论上“唐”在李虎时建立了。所以李渊就只能当“高祖”,这是地位第二的庙号,为当不上太祖的有功者预备的。

太宗在宗里面排第一,一般给开国后为巩固政权的皇帝准备的,比如汉文帝,唐太宗等,明成祖的最初庙号也是太宗。

世宗是给地位很高的“宗”设立的,意思是功绩(德)很大要世代祭祀。第一个用此庙号的是汉武帝。

世祖的“世”字和世宗的“世”字是同个意思。不过得是开创的君主。第一个用的是汉光武帝刘秀。

中宗就是中兴之主的意思,高宗就是功绩很高的君主的意思。

一般认为庙号产生于商朝。

实际上清朝用3个“祖”实际上是个笑柄,根本不是庙号的常规。不过当时满洲人刚从山里出来。

以前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必须有大业绩,像汉景帝这样的皇帝都没有庙号。但是封建专制的发展,以子议父以臣议君的谥号和庙号制度被破坏了,所以到了唐朝以后几乎所有皇帝死后都有庙号。

  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汉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