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的规律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3 18:23:03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凸面朝西的月牙——凸面朝西的半月——圆月——凸面朝东的半月——凸面朝东的月牙,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一次,并且是循环的。

有个口诀,可应付一切考试
上上上东东
下下下西西

指农历
1 上半月时
2 月亮出现在上半夜
3 成现上半园(即朔,蛾眉月,上弦月)
4 出现在天空的东面
5 亮面在天空东面

下半月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