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常识:三国演义里你最喜欢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05:39

赵云是演义里最完美的人。民间武力排名仅次于吕布。又有政治远见。性格沉稳,多谋。可惜不是桃园人,总不受重用。成了专职保镖了。

我最喜欢赵云,他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而且还有智慧。在这里每到他上场我心里面就很 澎湃,想想他在他的作战生涯中,没有败过一次。虽然不能用成败来衡量英雄,但他呢功能这样不是说明他是更好的吗?且在作战中,可谓虎入羊群啊。真是太厉害了。

诸葛亮
我觉得要谈诸葛其人,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易中天先生所言,人物的文学形象不等同于他的历史形象.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晓阴阳、明阵图、善兵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呼风唤雨,驱神禳星。其真实形象被罗贯中大肆的加以神化。一切都如鲁迅先生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文学上的浓墨使得诸葛亮的形象远远的脱离大众,脱离生活,反而显得虚假。不可否认,诸葛的千古隆中对的确表现出其超人一等的政治才情,但在另一方面,诸葛”一生算计天下,而未能取中原尺寸”,则充分暴露出其军事谋略上的缺陷.如果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蔽之,岂不为大方之家见笑?第二,诸葛一生“事无巨细,必自躬亲”,缺少对人才梯队的培养。什么都是丞相一个人说了算,导致手下的官员幕僚鲜有参与决策的机会。长此以往,不仅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如司马懿所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更为重要的是,下属百官的能动性降低了,依赖性却增强了。在其位而不能尽其才。从而导致在诸葛死后,蜀中出现人才空洞的局面。既如此,又“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第三在对幼主的教育方面,诸葛也未必尽心。当年先主白帝城托孤,命三子“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而诸葛却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为国事鞠躬尽瘁不假,但对幼主过于宠爱,从而导致刘禅缺少思考和辨别的能力。终成一代“不可多得”的废物。第四,在官吏任用方面,诸葛也有失偏颇。马谡失守街亭,李严督粮不利。都是致使蜀军北伐流产的直接原因。马谡本一幕僚高参,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诸葛却因一时的意气,让马谡把守街亭重地。最终兵败如山倒,惶惶如丧家之犬。而在整部《三国演义》中,魏延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英雄。从一开始他纳城投诚时,诸葛就以貌取人,一口咬定其脑后有反骨,“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历史上杀有功无罪者远不止诸葛一人,但在我看来,他却比谁都来的更加豪迈。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魏延也位居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