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相望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41:15
我是在蔡东藩先生的《两晋演义》中第一次看到,是东晋元帝的一个心腹在给王敦的信里写的,不知哪位博学之士解答一下,谢谢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的本意是说,鱼在宽阔的江湖中会忘掉自己的本性,而人有了一些本事就会忘乎所以。道术在这里指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神道之术,而是泛指一般的手艺。

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子贡曰:“敢问其方?”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子贡曰:“敢问畸人?”

用在这儿意思是告诫王敦不要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吧。

出自《庄子》

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前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解释:
子贡问:“请问追求‘道’的方法。”孔子回答:“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争相投水的鱼,掘地成池便给养充裕;争相求道的人,漠然无所作为便心性平适。所以说,鱼相忘于江湖里,人相忘于道术中”。子贡说:“再冒昧地请教‘畸人’的问题”。孔子回答:“所谓‘畸人’,就是不同于世俗而又等同于自然的人。所以说,自然的小人就是人世间的君子;人世间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

《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蚊虻囋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囋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白黑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老子与孔子谈《六经》与“仁义”的问题。老子把仁义比喻作糟糠、蚊虻。教训孔子说:簸糠眯了眼睛,就会迷失方向;蚊虻叮咬,使人整夜睡不好觉;仁义毒害人心,老子对此很愤怒,认为仁义是社会最大祸害!破坏了人们朴实的自然本性。老子规劝孔子从旧道德观中解放出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