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道路通天下”是否正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2:45:09
“井冈山道路通天下”是否正确?
请给出详细论述,最好五百字左右

  四月的井冈山,春潮翻涌,杜鹃花灿烂.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我们采访团的同志们怀着向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这片神奇的红土地.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了井冈山的雄伟身姿,亲耳聆听了井冈山的风雨松涛.我们先后参观了黄洋界战斗旧址、毛泽东故居、朱毛会师地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军医院旧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处,通过实地参观、采访,大家对"星星之火"为何能够燃遍全国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更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深切的体会,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张春桥认为,倘若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一条浩荡的大江,那么这条大江则是有几支大河脉汇成的:一支是毛泽东为首的山沟沟里出来的高级干部;一支是以刘少奇为首的留苏或从事白区工作的高级干部;另一支是以周恩来为首的旅欧的高级干部。他还认为,领袖的年轻时代的烙印,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他们一生的纲领和目标。农民家庭出身的毛泽东本能地比刘少奇、周恩来更懂得农民,懂得中国革命就是一场农民革命——井冈山道路通天下。在夺取政权的战争中,毛泽东当然地获得了领袖的地位。但是,当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由疾风骤雨的武装斗争转移为经济建设时,他对如何建设天下,却并不内行,而他的特点和兴趣,是搞政治运动。他也厌烦行政事务,于是决定退居二线,由刘少奇来主持日常工作和经济建设。可到了1965年,党的中央委员会里刘少奇这支河脉已成主流。毛泽东想出一本小册子在北京都无人理睬,只好跑到上海出。他发怒了,终于打定了主意,要发动一场改组党和政府领导机构的“文化大革命”!于是,深居简出的毛泽东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公开检阅了两千万红卫兵,他登上天安门,穿上了解放军军服,戴上了红卫兵袖章。这个形象,这套史无前列的装束,便是领袖的意志和力量的象征,也表示了他的决心:向自己的政敌——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决一雌雄。而直接控制这两股给人以威慑的力量,指挥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他需要助手,于是决定让江青率领红卫兵去冲锋陷阵,而把军队的直接指挥权,交给了林彪,以此作为稳定大局的坚强后盾。

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张春桥认为,倘若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一条浩荡的大江,那么这条大江则是有几支大河脉汇成的:一支是毛泽东为首的山沟沟里出来的高级干部;一支是以刘少奇为首的留苏或从事白区工作的高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