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中文数字的发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24:56
谁?为什么?意义?

据说是朱元璋发明的
据史书记载,在朱元璋执政的明朝初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贪污案「郭桓案」。郭桓曾任户部侍郎,他利用职权,勾结地方官吏大肆侵吞政府钱粮,贪污累计达2400万石精粮,这个数字几乎和当时全国秋粮实征总数相等。此案牵连12个政府高官,6个部的政府官员和全国许多的大地主。朱元璋对此大为震惊,下令将郭桓等同案犯几万人斩首示众,同时执行了严格的惩治经济犯罪的法令,并在全国财物管理上实行了一些有效措施,其中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改为「壹贰参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等。
http://www.artmeng.com/bbs/997.html

汉字数字分大写和小写两种,它们都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这些数字。可了解这些数字的人并不多。记得1994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就曾考过这方面的知识。结果那道考题成了当年难度系数最高的试题。下面就汉字的十个大写数字,为大家简介如下。不当之处,请指正。
汉字大写数字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这十个汉字并不是从先民创造出来后就直接用来表示数目的。
“壹、叁、伍”是最早用作大写数字的文字。
“壹”是本是会意字,最初通作“一”,表示专一的意思,到了春秋时代,“壹”才被子用作数字的。如《管子》“六月而且壹见。”
“叁”是会意字,本是“参”字的俗体字,很早时就通用作“三”,表示“三”这个数目。《左传》就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后来不知何时,这个数目字“参”就写作“叁”了。
“伍”也是会意字,本义指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一伍。不知何时“伍”就通用为“五”,表示“五”这个数目字。如《易经》:“参伍以变。”这里的“参”和“伍”都是阴阳爻相的位置数字。
“陆”和“柒”是何时被借作数字的,查阅了许多书籍,没有看到更具体详细的说法。但在《说文解字》里,“陆”是形声字,本义指陆地“柒”是“漆”的俗体字,也是形声字,本义是指一种木名。后来何时被用来表示数目字,不得而知了。
“贰、肆、捌、玖、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