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谁是欢乐的主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52:28
同上!请详细解答,我会追加悬赏的!

5月28日,在武汉市少先队举行的庆“六一”特色队伍比赛开始时,军乐队指挥、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耐不住烈日的灼人,一头栽倒在地。他的晕倒除了头顶太阳的炙烤,长时间的等待领导入场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然而,令人遗憾和愤怒的是,当老师替补上场,比赛继续进行时,巨大太阳伞遮蔽下的主席台上,已有领导悄然离去。(5月28日人民网)

  这一天是这个小男孩的“受难日”。其实,受难的何止这名晕倒的男孩,还有参加比赛所有小朋友。这天,武汉最高气温达35.3℃。他们在烈日的炙烤下,“如热锅上的蚂蚁,却不敢动弹,一个个面如潮,眉紧锁”,聆听着台上滔滔不绝的领导讲话。

  显而易见,这一刻,欢乐并不属于孩子,属于那些在台上正襟危坐、志得意满、高谈阔论的领导。而这种“传统”我们已经延续几十年了,并没有觉得不妥。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时,每年都有几次这样的“受苦受难”,那时,也有晕倒的,不过,那时传媒不发达,估计也不让报。当然,孩提时代毕竟天真、单纯,受一活儿“罪”后,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但是,孩子的欢乐节为什么要让遭罪呢?

  其实,有时候也不能全怪领导。定于9点开始的仪式,市里要求8点半到会场,区里要求8点到会场,学校则要求7点到校集合,就这样,一级有一级的“提前量”,孩子们遭罪就成了必然性。

  既然是孩子们的欢乐节日,孩子们就应是主角,大人们、特别是领导大人们瞎掺乎什么?交给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操办,自娱自乐多好,现在的孩子们又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可在中国不行。没有领导参加,还叫会议、活动?没有领导参加,会议、活动能够上得了档次?于是,等领导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不仅开会这天等,准确地说早就等上了,得看能请得动的最高领导哪天有时间,会议、活动就定在哪天。我特别留意了一下,“五四青年节”,各地纪念活动的时间相差半个月,有的在四月底就举行了,有的则到了五月中旬,估计,十有八九是在“等领导”。而领导好不容易答应来了,迟到半点二十分岂能不等?领导既然来了,岂能不讲话,岂敢限定讲话时间?

  于是,举行会议、活动的这一天,又是组织者、操办者欢乐的一天——他们终于和想见的领导见面了,加深了印象,增进了感情。

  可我们终究都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