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方藏书机构职员设置的变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20:52
从周至清的政府,宫廷藏书机构及职员设置,谢谢!

秦汉至隋唐的宫廷藏书

早在秦代,宫廷里就已经有保存文物古籍的金匮石室。西汉继承了秦代的宫廷藏书,建立了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等收藏典籍之所。其中石渠阁在未央宫殿北,为萧何所造,以藏入关所得秦朝图籍。石渠阁之下,砻石为渠,藉以导水,因以为阁名。此外,萧何又造天禄阁、麒麟阁,以藏秘书,处贤才,刘向、扬雄曾先后校书於此。东汉禁中的著名藏书之所是兰台、东观。其中兰台所藏宫中图书,由御史中丞掌管。东汉建都洛阳,其宫城分为南宫、北宫两个部分,东观位於南宫,是东汉宫廷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大臣们奉旨修书的文化中心。汉初的宫廷藏书,主要是诸子之说,尤以兵、刑、法、儒各家著述和律令、礼制方面的书籍最为丰富。

隋朝宫廷藏书之所,以秘阁、观文殿和嘉则殿最为著名。隋炀帝曾命儒臣将秘阁中的珍本各抄写五十部副本,由宫中装帧完成后再入藏秘阁。位於洛阳宫中的观文殿,於东西厢房设立书库,分藏各类的典籍。位於长安的嘉则殿,藏书丰富,隋炀帝曾命儒臣分类整理藏书,删除重复,精加校对,最后得精品古籍计三万七千卷。

唐朝初年,接收了隋代宫廷旧藏,建立了唐朝宫廷藏书。始设於唐中叶的集贤殿书院是从隋代掌管图集的秘书之职发展而来,形成了唐宫最重要的皇室藏处之一。开元五年(西元七一七年),唐玄宗命儒臣在乾元殿东厢缮写宫中所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以充实内府藏书。开元六年,改乾元殿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二年,在东都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到开元十九年,集贤殿书院藏书已多达八万九千卷,绝大部分都是精校的宫廷善本,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藏四库。其中含有颇多宋、齐、梁、陈、周、隋的宫廷旧藏,以及贞观、永徽、乾封、咸亨旧本。

◎ 从崇文院到奎章阁

宋太祖在位期间(西元九六○至九七五年),前朝皇家书室的珍本古籍,都成了宋朝宫廷藏书的基础,其后在接收五代十国的宫廷藏书,并广徵天下遗书后,藏书数量猛增。宋初的宫廷藏书,集中在原旧宫三馆。宋太宗御极之初,别建新三馆於左升龙门东北旧车辂书院原址上,太平兴国三年(西元九七八年),正式赐名为崇文院。在崇文院之东为昭文书库,南为集贤书库,西为史馆书库。其中史馆书库又细分为经、史、子、集四库。昭文、集贤与史馆四库合称为崇文六库,六库中所藏珍本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