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流口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0:54:12
我的儿子已经2岁零2个多月,可以现在他都经常间断性流口水,有些时候要多些,有些时候少,有些时候一两天又不流,不知道是为什么,牙齿和口腔都正常.

小儿滞颐,俗称“流口水”,是指小儿涎液过多,经常流出,滞于颐间及胸前者,严重者可导致颐部潮红,糜烂。 本病多见於3岁以内的小儿,若因出牙而引起者,不属病态。本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若因出牙而引起者,不属病态。

脾之为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通道,脾胃积热,廉泉不能制约,或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津液,均可导致流涎不止,尤其是炎夏季节,嗜食冷饮、冰棍等,更可导致本病发生,故临床所见,以虚证居多,当以健脾燥湿,和胃摄涎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脾之为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通道,脾胃积热,廉泉不能制约,或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津液,均可导致流涎不止,尤其是炎夏季节,嗜食冷饮、冰棍等,更可导致本病发生,故临床所见,以虚证居多,当以健脾燥湿,和胃摄涎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

1.吴萸适量,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於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1.吴萸适量,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 附子、或天南星、或肉桂亦可。附子、或天南星、或肉桂亦可。

2.吴萸、益智仁、胆南星各等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如上法外敷。2.吴萸、益智仁、胆南星各等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如上法外敷。

3.明矾15-20克,研为细末,用开水化开,再加温水适量降至38-40度左右时,水量以浸没足背为佳(浸脚容器不宜过大,以恰好容下双足为佳)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3天。3.明矾15-20克,研为细末,用开水化开,再加温水适量降至38-40度左右时,水量以浸没足背为佳(浸脚容器不宜过大,以恰好容下双足为佳)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3天。

正常,有很多孩子5、6岁的时候都还会流口水,通常在孩子玩的开心、张开嘴的时候都会流了。放心吧,没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