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国城市中民俗文化街(有历史性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55:07
长春有一条路叫大马路,曾几何时是长春最著名的商业街路,从有长春以来历经200多年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是长春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但是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大马路败落了,现在已经没有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繁荣景象。
最近有政协委员提出,重振大马路商业街,打造成长春的民俗商业一条街。因为长春原来90%的老字号都出自大马路。
所以,在这里请问高人们,全国各地的商业街路中,有哪条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正借助其悠久的历史兴旺的经营着!
谢谢你们!

重视传统民俗文化 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重视传统民俗文化 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10月24日,我院文学研究所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举办“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本市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收藏家以及长期从事民俗文化工作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就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上海民俗文化保护思路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提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问题非常及时。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个社会课题,如何解决高速发展的经济与尊重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关乎能否保证实现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的重大问题。

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设立民间文化保护的专项法规,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大大加强了这些国家公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我国,政府、社会、专家、百姓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意识也正在逐步增强。

专家认为,上海是一个龙头城市、窗口城市,对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上海的形象。正确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将会促进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文明建设,扩大上海的社会影响,提高上海的国际声望,使上海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的文化活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国际性城市。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上海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根源,从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近现代的石库门文化,几千年来沉淀了丰富民俗文化的资源,从物质民俗的吃穿住行,到非物质民俗的文学艺术,从社会民俗的制度礼仪,到观念民俗的信仰崇拜,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其中的大部分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专家认为,目前上海民俗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总体上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不足,渠道也不丰富。第二,宣传不够,自觉意识不强。专家认为,对民俗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应该包括政府的自觉、社会的自觉、公民的自觉,目前来看都还不尽如人意。第三,科学规划不够,理论研究不足,不能从整体上、宏观上提出保护方案。第四,缺乏一个约束随意毁坏民俗文化行为的有关法规。

与会者认为,上海民俗文化的保护,首先要有政府的重视和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上海的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遗产存在流失的可能。而民间蕴藏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