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革命政府为什么敢于北伐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8:34:22
同上...
尽量详细点.!
不过也不要太长了!

第一,有了一支国民党自己的军队。孙中山从事武装斗争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上依靠海外华侨的资助,军事力量上依靠反清的地方会党和一些地方小军阀的势力。结果,这些地方武装力量往往在关键时刻为了私利出卖孙中山的革命,从而导致斗争的失败。1924年,孙中山借鉴苏联的经验,建立黄埔军校,吸收共产党人参加政治工作,终于建立起一支以国民党为骨干的革命军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创造了首要条件。
  第二,建立了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长期的武装斗争过程中,虽然多次建立过革命的“起点”或根据地,但都因没有长期打算,一旦武装起义失败,根据地也随之丧失。1923年2月,孙中山驱逐陈炯明势力出广州以后,重返广州,深刻认识到除了建立自己的武装以外,根据地的建设也是革命的“凭借”。他说:“十三年以前,我们都是用广州做革命的起点,广州是革命党的发源地,是很光荣的。我们想重新再造民国,还要拿这个有光荣的地方做起点。好比做新屋一样,必须选定一个好屋基,广州市就是我们创造民国的好屋基。”(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提出北伐的任务后,孙中山又进一步指出:“筹备北伐,自宜先安反侧,以纾南顾之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注:《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7页;第9卷,第182页。)北伐之前,孙中山不仅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政权,统一广东财政,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关余(即海关关税余款),北伐军还先后进行了西征陆荣廷扫清广西反动势力的战争、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的战争,为北伐战争奠定了一块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第三,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朋友你提的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不是``广东革命政府为什么敢于北伐``而应该是``广州革命政府为什么敢于北伐``广东革命政府是进行了2次东征`而不是北伐`

当时的形式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势力大大的增强`1924年`国民党又在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了``黄浦军校``有了一支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军队`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所以决定北伐

北伐是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