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2:10:13
能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吗?

《悲惨世界》

经典名著

一部社会史诗

《悲惨世界》是一部揭示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社会的史诗”。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

20世纪30年代,《悲惨世界》开始介绍到我国,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著名作家茅盾把它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并提,说它“有《战争与和平》那样伟大的气魄,那样多方面的生活描写,那样多的篇幅”。

一部鸿篇巨制

《悲惨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100多万字。它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但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五部各有独立的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结为一个整体。失业工人冉阿让,因偷面包,被捕入狱。出狱后受“仁爱”精神感化,努力从善。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成了资本家、并被任命为市长。他乐善好施,尽自己可能帮助像芳汀、珂赛特一样受苦的人们,但警官沙威一直追踪他,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最终也未摆脱沙威。小说描写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位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一主题。

《悲惨世界》的创作过程

这部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作者风采

一代文豪——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1827年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这篇《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