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公共事业品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31:16

你好,我只知道公共事业管理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问题还未形成共识。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仅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学科属性,也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社会价值。

一、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

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研究背景存在两种选择:一是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二是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前景。这两种选择形成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是研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途径,二是研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发展前景的理论研究途径。

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与学科性质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应该是上述两种选择的有机结合且以中国现阶段国情实际为主。这样,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才能既为现实社会所需求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一研究背景基础上,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研究途径应该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且以实证研究为主。这样,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才能成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才能为社会所认同并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首先,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这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公共权力决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使用公共资源。由于“个体的理性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建立与使用公共权力。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公共权力的运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不同等级的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同等级的公共权力,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只有政府才具有这一公共权力。所以,政府必然要管理公共事业并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

其次,民众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主体。民众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公共事业管理必然要有民众的参加,以使民众行使公共事业管理的终极权力。只有民众的广泛参与,公共事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构成以政府为核心的逻辑链条,政府起着承上启下的主导作用。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

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客体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