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诗歌在唐朝达到鼎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05:40:23

翻开中国文学史,短短几百年的李唐王朝,就象是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让人仰视。李唐王朝产生的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被冠以唐诗的简称进入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影响着过去的和现在的文学发展。
  李唐王朝的创始者李渊,在位时间不长,就被儿子李世民夺去了皇位,所以从有关的史料记载来看,李渊对唐朝及唐诗的发展影响应当是有限的。倒是李世民雄才大略,本人又有一股书卷气,对书法艺术和诗歌艺术有相当的爱好,于是这两门艺术在唐朝就象两股被李世民掘出的泉眼,汩汩艺术干泉流遍唐朝发展的始末,书法创立了颜体、柳体、欧体、虞体等,诗歌作品更是数以万计,名家辈出。
  造成这种局面得益于当权者的提倡。在中国历史上,一旦当权者有什么爱好,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这种爱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当权者信佛,佛教事业就会得到长足发展,当权者爱好体育,体育场所就会在各地遍布。李唐王朝也不例外。李世民喜欢诗歌,诗艺取士自是理所当然,当考官贺知章看到来访者中有名叫白居易的,不禁叹道:长安居,大不易。但当贺知章看了白居易的一首诗,内中有这样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禁大喜,直呼:易,易,易。其后白居易就凭借自己的才气做官,做了苏州刺史,在苏州建了苏堤,苏堤借着白居易诗歌上的成就名垂青史,今天已是苏州的风景名胜。而李白,竟因为诗歌做得好,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以致有一次李白作诗时,仗着酒气,要皇帝的亲信高力士脱靴,要皇帝的爱妃杨贵妃磨墨,唐玄宗竟也不怪罪,应允了。但李白最后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直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到极点了!放在今天,李白不知该是何种处境!而骆宾王,因为才气一时难有人识,在给李敬业做幕僚时,不满意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竟也不怕谋反会被杀头,欣然为李敬业起草《讨武檄文》,诗人的才气在这篇檄文里得到尽情展示,笔锋凌厉,直指武则天的痛处,以至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时,非但不怪,反而长叹:真乃宰相之才也,不得为用,乃用人之过也。这样的故事只有在唐朝才能发生,这是一个浪漫的年代才有的对诗人的尊重,不管你多傲慢,只要你的才气足够绚丽,你就可以尽情展示。
  诗歌在唐朝时得到发展,还得益于当时歌舞艺术的鼎盛繁荣。诗歌在当时是依赖艺人的传唱才得以广为人知。当时的传播工具相当落后,诗歌的传唱艺人就是一种传播的载体,而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