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费和教育费附加计提和使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2:22:09
福利费和教育费附加计提了不用可以吗,福利费计提后平时发生福利方面的费用仍旧计入成本费用可以吗
前面的问题写错了,是职工教育经费,而不是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计提后是经上缴的,你大概是反映职工教育经费吧。
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由企业自行作主,计提了不用是可以的。福利费计提后,平时发生福利方面的费用应计入福利费,不能计入成本费用,否则会按虚列成本费用处理的(偷税)。

1、你提到问题很有意思,一看你就是刚涉足会计的新手。首先我告诉你,教育费附加是企业因上交的税费,你计提出来了,上缴就完事了,它不是属于你的,是属于地方政府的钱了,当然你也没有资格支付了。它就和你单位交的税金一样,被国家强制征收了。
2、但是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福利费和上述提及的教育费附加就不一样了。福利费是你企业自己的款项,企业有权按规定支配。
3、应付福利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我国企业职工除了按照自己的劳动数量、质量领取工资外,还可享受企业和国家举办的各种集体福利事业的待遇和取得必要的个人补助。这些用于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和个人补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根据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来解决的。
4、、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在“应付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在提取时,应记入科目的贷方。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务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在支付时,应记入科目的借方。
5、、在上述核算方法下,如果企业实际支付的职工福利费超过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付福利费”科目就会出现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的“应付福利费”项目就要以“—”号表示。这就要求企业在使用职工福利费时,必须量入为出,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节约地使用,既不得任意扩大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也不得将属于职工福利费的开支挤入成本、费用科目。
通过我的解释你对这个问题明白了吗?如果还有问题请和我联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