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同今天社会主义的现实有大的差异,形成这一差距的根本原因何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3:40:33
邓论考试,急,大家来帮帮忙,谢谢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过多描绘未来社会的美妙前景,他们的重大贡献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以及通向未来社会的思想方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有与现实不相付的部分,但这并不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我们应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开马克思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理论,我们不能做教条的理解,不能哪我们的现实去和马克思的论述一字一句的对照,马克思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建立没好社会的理想,留给我们的是指导人们在为这一人类共同理想奋斗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绝不是僵死的教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指以这一理论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原则为指导,决不是一马克思著作中的某一句话,每一具体描述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以社会主义为目标,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努力,我们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绝对理想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的,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呢?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具体面貌作过多的描述。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具体的设想越多就越陷入空想。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不同国家表现为不同形态,但这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具体的模式,苏联模式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都是社会主义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各国具体国情的探索,只要这种探索是正确的,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和国家都有权利对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形式进行探索。社会主义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还应是一个过程。一切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奋斗在这以过程中的国家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而不能以公有制、计划经济、绝对的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特征来衡量,也不能按照这些具体特征来设计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而不考虑现实的条件。总之,不能将社会主义的内涵限定太多,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抛弃。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社会主义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