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杀烛邹的寓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05:15
快快快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1)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日: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译文)齐景公喜欢打鸟,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景公大怒,命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指出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数他的罪过,说:“烛邹!你替我们君主主管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数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已经领受你的教育了。”

2)
正话反说,智之极。

3)晏子,名婴,字平仲.生在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出现的春秋时代,曾做过齐国的相同,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廉政思想,突出表现在爱民的主张上。他强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国君对于平民不能“夺其财而饥之.劳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严听其狱,痛诛其罪”;应该体察平民的痛苦,“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要“散百官之财,施之民”。(以上均见《晏子春秋》)齐国到景公时代,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压追更加残酷,朝政更加腐败。晏子尖锐批评和揭露统治者的过失、罪恶。有一年,齐国连续17天降大雨不止,洪涝灾情严重。齐景公不闻不问,依然饮酒作乐“日夜相继”,还派人到各地去寻找“能歌者”。晏子多次奏请救济灾民,都被景公拒绝了。晏子把自家的粮食分给了灾民。把车马、器物等放在路旁供人们随便使用,徒步前去见景公说:百姓“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而“君不恤”,“民氓百姓,不亦薄乎?”然后气愤地“请身而去”。逼使景公不得不下令开仓救济灾民。

晏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主张实行“善政”,减轻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