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有哪些运动?为什么不成功?局限性在哪里?他们救的是是朝廷而不是国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30:16

救国运动, 阶级, 实践活动, 结果
洋务运动 地主 自强求富 失败
维新运动 地主 戊戌变法 失败
义和团 农民 扶清反洋 失败

失败的原因是阶级立场问题,像你说的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们救的是是朝廷而不是国家.

地主阶级开始的近代化改革运动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逐渐打开了中国大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农民阶级和日益成长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不断。在此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清朝统治者为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被迫实行改革。

清朝后期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主要是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一场改革运动。洋务派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建立了海军。清未"新政"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改革失败了,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机器大生产企业,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清末"新政"奖励实业、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编练新军等,不自觉地继续着戊戌变法后被废除的陈政治以外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改革措施,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