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得了蓝耳病,请问如何治疗?急!急!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8:30:29

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又称流行性流产呼吸综合症(PRRS),致病病源为Lelysted(LV)病毒。1987年首次报道于美国,1991年荷兰科学家分离出致病病毒;此后波及大部分的欧洲养猪业,并有全球蔓延趋势。我国于1995年在北京地区发现该病,1995年底在华北地区猪场暴发,随后1996-1998年我国出现母猪流产风暴,湿热的沿海地区成为多发地带。1995年我国从加拿大引进的种猪首次分离到该病毒。1998年后,蓝耳病在我国总体比较平稳缓和,呈零星暴发态势。
蓝耳病不会传染给人。该病属于二类传染病,只会造成母猪死亡、流产和仔猪、成年猪死亡,但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给人类。
蓝耳病的症状:妊娠母猪患该病,表现为突然厌食、发热、沉郁、昏睡,并出现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弱仔或木乃伊。产后无乳,一些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蓝紫色血斑,逐渐蔓延致全身变色,有的母猪出现神经麻痹等症状。
仔猪病情常常较重,以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病猪呼吸急促,有时腹式呼吸,咳嗽,厌食,发热,体温达40℃以上,生长缓慢。后期皮肤青紫发红,常因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30%~50%。
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发炎,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咳嗽、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若猪场在14天内出现下述临床指标中的2个,即可诊断为蓝耳病: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产占产仔数20%;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
生猪是蓝耳病的主要传染源
蓝耳病主要通过生猪进行传染。要防治蓝耳病,关键是从猪身上做文章。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加强检疫,杜绝该病毒从境外或境内疫区传入;二是不从有本病的猪场引进种猪,即使是从无疫情的猪场引进猪只,也应隔离饲养;三是执行综合防疫措施和消毒制度,建立无病清净猪场。猪场要做好灭鼠工作,搞好清洁卫生。如发现母猪有流产、死胎、木乃伊,仔猪有呼吸道症状,公猪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严密封锁,彻底消毒,并进行血清学检查;四是实行产房隔离,哺乳仔猪尽早断奶。育肥猪最好“全进全出”,出栏后彻底消毒;五是对死胎、死猪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不要扔在水里,污染河道和水源,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