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评价一下清人陶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49:25
他的经世致用,还有淮盐、漕运改革能详细讲解。
还有,他死后皇帝有赐“谥号”?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订,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陶澍从小才智过人,10岁时乡上油榨开业,拟请人写一幅大红对联志庆,连请几位秀才作联,主人都不满意,陶澍毛遂自荐,稍为思考一挥而就: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此联气势宏伟、珠联璧合,令乡亲刮目相看。

  陶澍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且著文赋诗,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蓍有《印心石屋诗抄》、《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在他为官过的地方,民间流传着不少故事,《陶澍私访南京》作为淮剧的传统保留剧目,百看不厌,常演不衰。

  清代两江总督林则徐曾作一联挽陶公,对陶澍作了这样的评价: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
  陶澍,字子霖,清嘉庆7年(1802年)中进士,由于他为官清廉,办事精明,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

  嘉庆二十年九月,陶澍奉旨巡视江南漕务。当时办理漕政的官员,大都贪污勒索,是清王朝的一大弊政。

  陶澍离京后,沿途明察暗访。一个月后,他抵达江苏清江浦。一听说巡漕大臣来了,办理漕政的官吏大都前去拜访送礼。陶澍以旅途劳累为由,一个也不接见,但将礼物全部收下了。10天后,陶澍已掌握了漕官的清廉或贪贿状况,宣布接见所有办漕官吏。升堂后,师爷宣读了送礼官员名单和礼品礼金后,贪官们满头大汗,不敢抬头。宣读完毕后,陶澍一拍惊堂木,针对送礼的官员说:“尔等凭俸禄哪有上千银两送礼,分明是敲诈勒索、贪赃肥己。今日暂不治尔等之罪,但所送财礼全部没收,发回地方作为修建书院经费。”然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