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廉正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06:49:36
要古今中外做官廉正人的故事,能快点吗?

清代 于成龙 号称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们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入情景。有一瞎子不愿离去,说:“你主仆二人身无分文,此去合州相隔千里如何到得,我瞎子是一个无用之人,但懂点相术,沿途为你们化一口饭吃吧。”于是由这瞎子一路护送才得以到合州上任。于成龙官到两江总督,每顿仍以糠粥主食,青菜为拌,因此江南百姓昵称其为“于青菜”,这是他的廉政。于成龙不仅清廉,而且能干。他所任之处都是积重难返之地,但他每一到任就大力鼓励百姓开垦耕种,惩治豪强,处治贪官污吏。他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因此,贪官闻之色变,而百姓称之为“于青天”。
他出仕二十多年,官到直隶巡抚时,康熙恩准他回乡葬母。其妻为他散发就寝时,不禁落泪。于成龙问其故,其妻说:“昔日为你梳发,一头青发为妻一手拢都拢不过来。为何第二眼瞧时竟换成了这满头的白发,还只剩下这稀疏的一撮。”于成龙安慰道:“为夫的头发虽然白了、少了,可为夫的官是越做越大啊!” 我看到这情景不禁感动得流泪。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人能做到如此勤政廉洁真是不容易,他的精神和英名永存人间,为后世称颂!

寇准

包清天包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