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的个人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6:36:50
有关于林鹏这个人的个人资料是什么?谢了

林鹏(Lin Peng.1931.12- 2007.5.12)

  植物生态学家,男,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院士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原籍福建省龙岩市。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林鹏长期从事河口海岸红树林和陆地植被生态学研究,率先对中国六省区(包括台湾)红树林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是中国红树林生物量、生产力、物流能流等生态系统研究的开拓者。专著《中国红树林生态系》填补了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学科的空白,为中国红树林的研究和生态恢复工程起到奠基作用。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2007年5月12日20时45分因公车祸,经全力组织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6岁。

  历任厦门大学助教(1955.8)、讲师(1962.11)、副教授(1981.4)、博士生导师(1986.6)、教授(1986.8);厦门大学生物系副主任(1984-1992)、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82-1992);国家教委理科环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0-1995)副主任兼生态学教学指导组组长(1996-200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委会委员(1995-1998)、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学会(ISME)理事会第一.二届理事(1993-1999)、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福建生态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林鹏教授从事海岸湿地红树林和陆地植被生态学研究40余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他在红树林湿地生态领域系统的创造性成就,使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跨入当前世界海岸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其主要成就有:
  1.建立海岸红树林湿地定位研究基地,揭示红树林的“三高”(高生产率、高归还率、高分解率)特性,为发展河口海湾大农业提供基础。2.建立红树林修复生态工程体系。3.建立九龙江口红树林种质基地。4.揭示红树林具有抵御全球变化、防灾减灾效益。首次发现红海榄等红树植物体有甲烷负通量作用。5.应用分子生态学技术,揭示中国红树种群遗传特性。6.建立红树抗胁迫、胎生和陆海迁移进化新观点。7.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红树林宪章”制定,界定了中国真红树种类标准。8.参与编撰《中国植被》巨著,其中编撰了南亚热带植被类型、区划和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