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三九”具体是哪个时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50:44

三伏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三九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1、三伏天的划分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末伏,也叫终伏。
  2、“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
  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
  “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有人问:“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阳光斜射地面受热量少,应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时候。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热量还是少于散热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直到三九以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热的热量,气温才渐渐上升。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