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时,经土渠输送,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要占到输水量的50%-60%。怎样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16:05

大小漫灌浇了土地

水送到田间以后,如何浇灌是大有学问的。不少地方的农民仍然固守着旧的观念,认为浇地就是浇灌“地”,要浇足浇够水,于是沿袭几千年来的传统办法,采取大水漫灌,浇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如果田间土地不平整,高高低低,要使地块都漫上水,所用水量就要更大。其实浇地的目的是让庄稼根部获得和保持必需的水量,其余地方完全没有必要,浇很深的水更是巨大的浪费。

不合理的包费制

用水要交水费,大概绝大多数人是认可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至今仍实行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包费制每户交同样的水费,不管几口人,更不问是用了多少水,这样收费倒是简单省事,实际上是鼓励大家敞开来用水,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农村浇地也是,只喝“大锅水”的收费制度,早就应该结束了。

一次性用水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用于情况的介绍,如果生产工艺落后,工业生产所需要水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一次性地把水用过就排放掉,那是耗水太多了。早期的工厂多数正是这么干的。至今有一些中小企业仍在这样做。先进的做法是尽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一水多用,尽可能地循环用水。

通过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可大大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提高输水效率,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这一点已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并不是减少输水损失的惟一措施,通过井渠结合、提高灌区内的调蓄能力和反调节能力、配套田间工程、进行土地平整等,均可起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目的。

在北方地区,实行井灌、渠灌结合,以地下含水层为调蓄水库,对降水和灌溉入渗水进行调蓄,在用水淡季利用渠系引水,在用水高峰期以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不仅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调节水资源,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作物适时灌溉要求;同时也可通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目的。实行井渠结合,还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并使降水更有效地转化为土壤水。

在山丘区,发展“大、中、小,引、蓄、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忙时灌塘,闲时灌田,可大大提高灌区内的调蓄能力和反调节能力,也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调节水资源,充分利用山丘区可能利用的水资源;同时,傍山渠道和灌区内的大量小型塘堰,还可以承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