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出现过哪些政治派别,分别进行过哪些探索活动,其结果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52:03

.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WBR>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WBR>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WBR>。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WBR>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WBR>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WBR>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WBR>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WBR>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WBR>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WBR>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WBR>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WBR>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WBR>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WBR>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WBR>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