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利润表的“本期营业观”与“损益满计观”的涵义和差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18:02:39

“损益满计观”充分披露相关信息,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本期营业观”强调公司当期的经营情况,突出反映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

  (一)“本期营业观”与“损益满计观”的概念辨析

  “本期营业观”(CurrentOperatingCon鄄cept)指本期利润表中所计列的损益仅包括本期营业活动所产生的各项成果,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及不属于本期经营活动的收支项目不列入利润表。也就是说,“本期营业观”认为只有当期决策可控的变化和事项才应该被包括在收益中。

  而“损益满计观”(AllInclusiveConcept)则认为净收益应该反映企业当期内除了股权交易事项以外的所有引起股东权益增减变动的事项。即本期利润表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业务活动所引起的损益项目。依据这一观点,所有当期营业活动引起的收入、费用等项目,如营业外收支、非常净损失、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均应纳入利润表。

  (二)“损益满计观”与“本期营业观”的利弊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损益满计观”体现的是一种全面收益的思想。全面收益这一概念目前受到较多推崇,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对全面收益或全部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提出了新概念,并要求企业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日益得到人们的承认和推广,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企业的运作过程已突破了以往的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伴随着企业资产评估、债务重组、资产的出售与置换等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业的收益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如果采用“本期营业观”不将这些活动产生的利得纳入收益的范围,则不足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貌。

  2、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商品价值变化更加频繁。在传统的会计收益下,企业资产因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是不予确认的,在收益计算中,不考虑未实现增值,会导致以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相关成本进行了错误的配比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价值变动与收益报告期间完全分离,会损害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

  3、随着企业从事金融活动的日益普遍和金融业务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