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品种克新19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40:16

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9品种简介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薯2006001

原代号:克9723-20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克新2号为母本,以KPS92-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从出苗到茎叶枯黄生育日数10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5厘米左右,分枝中等。茎绿色,茎横断面三棱形。叶绿色,叶缘平展,复叶较大,排列疏散。开花正常,花冠淡紫色,花药橙黄色,无天然结,花柱长度中等,子房断面无色。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浅,耐贮性较强,结薯集中。商品薯率85%以上,块茎大而整齐;淀粉含量10.55%~10.79%;Vc含量32.19毫克/100克鲜薯~53.91毫克/100克鲜薯;田间中抗~抗晚疫病,抗PVX、PVY。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991.5公斤,较对照品种克新2号增产14.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910.6公斤,较对照品种克新2号增产16.4%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半个月于室内困种,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播种,采取浅翻(20厘米)深松(45厘米)宽垄(90厘米)栽培,要求点播,开沟、施肥、点种、合垄、镇压作业一次完成,适宜栽培密度为公顷种植50000株;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公顷施肥量600公斤,N:P:K=2:1.5:2较为合适,适当增施有机肥,选择土质肥沃无除草剂残留的前茬,更有助于产量潜力的发挥;苗期防旱及时灌溉,确保出苗;生育后期应注意防病;田间应铲趟结合,做到二铲二趟,加强培土,适时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