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文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7:11:31

其一:
[晋] 陆机《文赋》
http://bk.baidu.com/view/51977.htm

另:百度知道
文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17207.html

赋体的一类。“文”指古文。即相对骈文而言的用
古文写的赋,也即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元代
祝尧说,“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并
认为用文体作赋,“则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古
赋辨体》)。其论虽对宋代文赋有所偏颇,但却指出了
文赋的体裁特点,即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
文。
作为赋的一类变体,文赋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复古口号下改革了
骈偶语言。他们的赋作直接继承发展先秦两汉古赋传统,
象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问》、《设渔者对智伯》,
虽不以“赋”名篇,但其体裁取自东方朔《答客难》、
扬雄《解嘲》,正是《文选》列为“设论”一类的古赋
之体,既保持主客答难的赋的结构,又用比较整饰而不
拘对偶的古文语言,实质便是文赋。文赋始于唐,典型
作品是《阿房宫赋》。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继承韩、柳革新
的传统,反对宋初盛行的西□派骈偶文风,进一步巩固了
古文取代骈文的文学语言地位,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
其成就之一便是使文赋这一赋体发展得更为成熟而富有
特色。其代表作即欧阳修《秋声赋》和苏轼前、后《赤
壁赋》。从体裁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
还保持“设论”一类汉赋的体制,既有主客答难的结构
形式,又吸取韩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