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须生是哪4个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18:03

余叔岩 谭富英 马连良 周信芳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京剧史上产生了以“余、言、高、马”为代表的四大须生。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后,高庆奎因嗓疾而渐退舞台,余、言于40年代先后去世,“四大须生”的提法随即有所变化,“马、谭、杨、奚”的称谓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就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而言,前后四大须生中的七位艺术家应该是不分彼此的(特别是就目前唯一能作为实物参照的声音资料来看),至少是各具特色,各有长短。至于排位上的差别甚至厚此薄彼的观点,也只能是后人的一厢情愿。

马连良 (1901年-----1966年),北京人。先学武生,后学老生。他吸收谭、余等派艺术之长,结合自身条件,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他的唱功,嗓音圆润,唱腔巧俏、清新;念白讲究韵味,吐字清晰,节奏鲜明,潇洒飘逸,贴近生活;做功在程式与生活之间不显露任何不协调的痕迹,极其自如随意。表演中的身段动作,都内含着坚实的武功根底。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等。
谭富英 (1906-1977)又名豫升。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十二岁入富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贵、雷喜福等人。1923年出科后,曾与碧云霞、雪艳琴、苟慧生、尚小云等合作。1934年以后始组班领衔主演。他是继马连良之后,成就卓著,舞台生涯最长的老生名家。谭富英嗓音明亮甜润,如在《四郎探母》、 《大保国·二进宫》、 《桑园会》、 《失空斩》等戏中,演唱游刃有余,尤其是[快板]的演唱吐字清晰,快而不乱,更见功力。他的武功基础深厚, 如在《战太平》、 《南阳关》、 《定军山》、 《阳平关》、《武昭关》一类文武老生戏中,表演颇具谭门本宗和余派的神韵。他后期在《将相和》、《赵氏孤儿》中对荫相如和赵盾的表演, 细腻传神,动人心魄。特别是在表演#相如“渑池会”扑油鼎时的甩发、吊毛和身段干净利落,将人物临危不惧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赵盾花园祷告”一场戏中的大段二黄唱腔,悲怆激越,感人肺腑,充分展现出谭富英精湛的表演技艺水平。

杨宝森 (1909一1958)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叔岩)派。后带艺搭班入斌庆社科班。出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