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安·艾肯 走遍天下书为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06:08:18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着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1.“这一趟下来,你可以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一严重违背人的心理规律的话,在课文中竟然连续出现了两次。我不明白,这是因为教材编写者们连起码的心理学常识都不懂,还是他们在故意地误导孩子?其实,稍有心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如果用心(或者有意背诵)地去读一篇文章,要背诵它下来还用一百遍?如果不用心(或者敷衍了事地)去读,就算读上一千遍,他也不见得能够背诵。姑且不论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我认为,起码应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种“皓首穷一经”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提倡,值得学生学习吗?
2.“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我喜欢的书很多啊,我喜欢《史记》《资治通鉴》,喜欢《大学》《论语》,也喜欢《全唐诗》《全宋词》;我喜欢《圣经》《古兰经》,喜欢《黄帝内经》《云笈七笺》,也喜欢《资本论》《毛泽东选集》;我喜欢《荷马史诗》《失乐园》,喜欢《唐璜》《普希金诗选》,也喜欢《静静的顿河》《老人与海》……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但无论怎么看,他们都不像一个人啊?!他们有的热情奔放,有的低婉深沉;他们有的像高山,让我仰观而感其雄伟,他们有的像大海,让我俯视而叹其渊博……桃红梨白,环肥燕瘦,他们怎么会是一个人呢!看了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我才恍然大悟,人家不是说咱喜欢的所有书是一个朋友,而是说一本是一个。人家教材编写者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性错误——以面代点,以点概全,就跟他们认为“某个中国人是汉奸”与“中国人是汉奸”一个意思一样。哈哈,可以理解,可以理解!自己的孩子又不读这样的文章,坑也是坑别人的孩子!孩子们学了几年语文,连起码的语言逻辑都不懂,活该,活该!谁让你花钱买我的书来!贫困山区的孩子连学费都交不起?那更活该,谁叫你没钱也上学来!
3.“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还懂这个!’”这是什么意思?天知道!好歹我不会这样说,要不然,我的朋友要么会给我两巴掌,要么就把我送到精神病医院去了。当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时时发生的,因为一个“还”字就说明我的莫名其妙已经不止一次了。精神病人杀人都可以免刑,何况只是说了一句话莫名其妙的话!
4.“你总能从一本书里发祥现新东西,不管你看多少遍。”在成人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