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达不到-273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50:22
题目,为什么达不到,达到了有什么违反自然规律。

一种经典的近似的热学理论这样解释: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能量与温度成正比;如果温度达到0K,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将会停止;而物体内每个分子都静止不动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物体温度就不能达到0K。
但是,随着实践的进展,经典热学理论已显示出它的局限性,近代物理的量子理论对上述解释又作了修正,它指出,即使温度达到了0K,分子运动也不会停止,而是每个分子都可以具有一个最小能量—— 称为“零点能”。分子可能具有的能量值不是连续的,只能取一些间断的、大小不同的能量值(量子)。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物体每个分子都无例外地处于能量最小状态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以至于实际上不能达到,因此,从实际考虑物体不可能达到0K。

“绝对零度不能达到”,这是今日热学实验和理论的共识。有人会产生疑问:目前的技术达不到0K,以后的技术发展了难道一定达不到吗?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否大武断了?

这一问题我们只能这样认识:任何科学规律都是以前大量实验的总结,同时它还要不断接受新实验的检验。理论来源于实践,修正或推翻旧理论也只能靠新的实验。人类能不能打破这个不可思议的极限,只能由今后的实验和理论的发展对它作出更好的回答,但至少今日看来,这一希望是很渺茫的。

  1.物体有温度是因为原子在物体内不停的运动。
  2.运动的快,温度就高;运动的慢,温度就低。
  3.绝对零度的情况下,也就是-273.15℃,或者说是0K,原子的速度为0,即完全静止,那么,该物体的体积就应该为0,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无法达到绝对零度,而是只能接近。
  4.温度简介: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