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的特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20:58:13
如题,谢谢!

黄花鱼,学名大黄鱼,属于名贵鱼种,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海域自然产量已锐减,但人工养殖已发展起来,已有较多黄花鱼上市出售,还有部分进口产品。此外还有一种小黄鱼也称黄花鱼,因为目前市场供应的主要是大黄鱼,所以这里只着重介绍大黄鱼。黄花鱼(大黄鱼)属石首鱼科黄花鱼属(见左图Ⅰ),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成鱼一般体长30厘米~40厘米,其头较大,背侧中央枕骨刺不明显,尾柄较细长,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鱼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桔红色,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三分之二以上披小圆鳞。

黄花鱼是大、小黄花鱼的统称、俗名,其学名为大黄鱼、小黄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中的佼佼者,我国重要的经济食用鱼种。大黄鱼通体黄色,与小黄鱼的主要区别:鳞较小、背鳍与侧线有鳞8~9行、鳔腹分枝的下分枝中前小枝与后小枝等长,脊椎骨一般为26个。大黄鱼一般体长300~400毫米,体重400~800克,最大750毫米长、4公斤重。大黄鱼是结群性近海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小黄鱼通体黄色,在背鳍与侧线间鱼鳞5~6行、鳔腹分枝的下分枝之前小枝长于后小枝,脊椎骨一般为29个。小黄鱼体长一般在160~250毫米之间、体重200~400克,为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内海和渤海。
小黄鱼的产卵期随着纬度增高而推迟,东海南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卵,而黄海北部和辽东湾至5月下旬才结束。在五六十年代,捕捞小黄鱼分为春汛及秋汛两个季节,以春汛为主。在山东省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始于清明节前后,逐渐北移,到黄河口外、河北省沿海及辽东湾沿海产卵,在辽东湾北部,于芒种以后春汛结束。小黄鱼聚群时,鳔能发出咕咕的叫声,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只要听其声,便知鱼群大小,渔民把其称为“听叫”捕鱼。1955年的4月中下旬,在皇城岛和砣矶岛以东、威海以西方圆百里的海区内,云集大量小黄鱼,其被发现就是用耳附船底听到小黄鱼哇鸣鼓响般的叫声,北方鲁辽冀津几百艘渔船,摆开了决战小黄鱼的架势,一网可捕四五百箱,4天一个满载。
我公司于1957年首次开发大沙渔场小黄鱼资源,取得了较好收成。1958年4月初,旅大市召开大会,为我公司船队远征吕泗洋渔场壮行,160马力已接近40对船,可谓声势浩大。到了渔场眼看着人家上海船每网几百箱,而我们从未过百,领导上火,船员焦急。随船出海的公司副经理唐之屏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