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危害有多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5:07:28

明朝时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但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之为“八股文”。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每四股中还要求“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形成对偶排比。
这种文章完全套用古人思想,毫无新意,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顾炎武讥之曰:“代古人语气为之”,生气全无。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好处:使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
坏处: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使许多读书人只顾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考中作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的奴仆.

著名思想家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八股文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危害十分大.

1.明朝的取士制度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称为“八股文”。
2.八股文的消极影响
①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②使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
③使科举考试规范化。八股文是一种格式化的答卷形式,考官能够有相对固定的评卷参照。

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