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饮食活动?谢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31:36
主要的饮食活动,不是吃什么和他们的菜怎么做

云南彝族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均要举行隆重的祭山活动,按规矩,除大伙凑买一头活猪外,参加的人均携带供品。祭山开始,杀牲的人把按人数分配的鲜肉挂在树枝上,随即举行祭山仪式,之后,将祭品撤下,烹食。随后就是“撵鸟”(雀)活动,把大量捕获的小鸟带回风干,到种荞的日子才食用。通过祭山捕鸟,以求丰收并除鸟害。在彝族与农事有关的另一重大活动“祭天”中,各家要做糯米饼,按顺序埋于龙树下,将猪血洒于饼上,并由各人分食血饼。分祭祀的猪肉,称分“龙肉”,在祭品前空地上会餐,不醉不休。《元江志稿·节序通俗》上也记载:“正二三等日,为祭龙期,先后不一,夷人均祭龙日宴宾,非醉不欢。”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