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为什么古称“巴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00:19
岳阳古称“巴陵”。它是什么含义啊?为什么叫它巴陵。“何当共剪西窗烛”,巴山又是那里啊?好想不再岳阳吧,岳阳没山吧。“即从巴峡下巫峡”。巴峡是现在的????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那么巴人又是指的什么人?

有两种说法的:
一相古尧帝时,四川的巴山上有一条巨大无比的蛇,出三峡,沿江游玩下来,一路伤害生灵无数。它的胃口大到可以吞食大象,老百姓深受其害。此案惊动了尧,帝即派勇士后羿来追杀此蛇,经过殊死的搏斗,终于在岳阳地方,将蛇杀死。此蛇死后,光是其骨就堆集成了一座小山,巴丘、巴陵的叫法便因此传奇而诞生。
二、三国时,东吴派横江将军鲁肃率万人屯驻于此,修巴丘邸阁城,至此,岳阳称为巴陵。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建立巴陵县。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设在巴陵城,从此岳阳城区一直作为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9年)置巴陵郡。

下里巴人

解 释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战国时代楚国的明间乐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对举

出 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三国时有个著名的谋士刘巴,其才情甚至超过诸葛亮,而且在经济上对蜀国起到过很大的帮助,但是因为生性孤傲,过于清高,蔑视刘备,不得重用。刘巴的遭遇,固然有他性格悲剧的一面,但归根到底还是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作祟。有关三国的大量文史资料中,记叙刘巴的文字寥寥无几。刘巴在章武二年去世,时年只有三十九岁,葬于郡西岳阳。后来因为他的大名,就把岳阳改为巴陵。时人语曰:“生居三湘头,死葬三湘尾。”一个人死了,能令地方改名,可见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后人承认的。惟一让人惋惜的是,以他的才智是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就和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