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手不释卷、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各抒己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7:00:53

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 释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 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凡嗜好的读书,能够~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孜孜不倦
成语发音:zī zī bù juàn
成语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成语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废寝忘食

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 释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 处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努力

示 例 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近义词 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发愤忘食

不求甚解

发音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谈到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自己喜爱读书,不死啃书本字句钻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每逢读到会心处,有了一点新的体会,便高兴得连吃饭也忘记了。
“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求领会文章要旨,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对工作马虎、对情况了解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