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速算是怎么来的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5:54:48
速算是怎么学的啊,那些学了的人对大数计算简直易如反掌?
是什么原理啊,在他们脑袋里到底进行了些什么运算啊?

怎么回答你呢?字面意思就是计算简便、快速。

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按照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减去按照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之后的差额。它是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常数。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分段计税比较复杂。为了简化,可先采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然后从中减除多计算的数额—速算扣除数,其结果正好等于用超额累进的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因为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税额简便、快速,因而称为“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可以逐级用“差额法”(亦称“直接计算法”)求得;也可采用“公式法”(亦称“公式计算法”)求得,计算公式为: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征税对象数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用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第二级(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验证如下:
(1)用上述公式计算:
500*(10%-5%)+0=25
(2)用直接计算法计算
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
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500*5%)+(1500*10%)=175
速算扣除数=200-175=25

如果实行超率累进税率,就引出一个“速算扣除率”。速算扣除率亦称“速算扣除系数”,是按照全率累进税率计算的换算率减去按照超率累进税率计算的换算率之后的差率。它是在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计税时,为简化计算应纳税额所使用的常数。由于“率累”时课税对象的级距都是相对额(率),因此这个常数也只能是相对额(率)。速算扣除率可以逐级采用“差率法”求得;也可采用“公式法”求得,计算公式为:

本级速算扣除率=上一级课税对象的最高相对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率

一方面是技巧,可以比正常计算来的简单,容易。
一方面是熟能生巧,平时做的多了,有些数字都是条件反射一样就出来了。
要是他们学了以后10年都不用,照样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