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是室町时代才有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1:33:27

不是.

大名的意思其实是大"名主".平安时代的日本在班田制崩溃以后开始施行庄园制的土地分配方式.所谓庄园制就是土地归贵族所有,但由地方承包,每年向土地所有者贵族或寺庙缴纳贡租的形式.拥有大片田地的地方承包者叫"大名主",小片的自然叫"小名主".

日后庄园制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源于朝廷贵族的失势.幕府开始接管名田,方法是向各省派出守护,守护则向各个名田派出地头维持治安.这时候原来的贵族和寺院仅仅靠微薄的"地头请"度日,有些地头甚至不缴纳地头请.这就是守护大名领国制.

到了室町末期幕府又继朝廷贵族后式微,地方上的守护,或者守护代,或者地头和原有的大名纷纷独立,形成战国大名制,这就是游戏里普遍涉及到的"大名".

日本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平安时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来占有名田的人称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为大名、小名。南北朝时期随着庄园制衰落,幕府向各“国”(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单位)派出守护,向各庄园派出地头。守护和地头成为守护大名。战国时期家臣权势增大渐成新大名,他们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园制彻底崩溃,形成封建领主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发展为战国大名。江户时期采用“幕藩体制”,地方各国设藩,潘国主称大名,并依据与幕府关系的亲疏分为亲藩六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各藩国大名承担军役、工程等项费用。为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幕府采用“参觐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诸法度》,规定各地大名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江户参谒幕府将军,大名妻子必须经常居住江户,类似人质,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19世纪中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西南部萨摩、长州、士佐、肥前诸藩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业。明治维新时期于1869年实行“版籍奉还”,取消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大名被任命为藩知事,成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统治仅。1872年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大名改称华族,领取俸禄。1876年实行“秩禄处分”,取消华族终身年俸。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