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应该现代化吗?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52:58
越详细越好!

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吗?个人认为还是不要现代化的好,虽然当今社会与时俱进的标题已是无处不在.但是与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的淡化与磨灭,细细看来,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已经是日见淡化,到现在我还能想起小时候盼着穿新衣,放鞭炮,除夕夜里将父母给的不多的压岁钱压到枕头底下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就是热热闹闹的春节,还有接下来的元宵节.但是现在呢,在许多城市里圣诞恐怕比春节还要热闹吧!
传统节日现代化吗?如果,这样的现象继续加剧,除了我国积淀了数千年的文明逐渐消磨掉以外,剩下的就只有一幕幕闹剧了吧,端午节快到了,我无法想象,如果龙舟大会上的龙舟换成了现代化的豪华巨轮,那将会是一番什么场景.
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一味的要将一些传统的文化家以现代化的修饰的化,那么,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希望我们在许多年以后的今天还可以,等待着一个传统的中过式的端午节的到来吧!

春节在即,改革春节的声音多起来。有一批专家学者提出,可将春节改在立春这一天,相对固定在2月4日。又有人提出春节要向圣诞节、狂欢节学习,向现代转型,脱胎换骨。 传统由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而来,包括文化艺术、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内涵,具有文化认同、凝聚人心的价值,民族节日是民族传统一部分。去年传出韩国欲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国内很多人愤愤不平,也有人提出专门立法,保护和倡导传统节目。 但在全球化时代,也有人以西方节日为参照,觉得传统节日落后,如认为中秋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认为春节囿于血缘的小圈子。于是呼吁与国际接轨,希望传统节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化”。 请大家选择如下一个角度,参与讨论:如何对待传统,如何确定传统是好是坏,传统节日是否需要“现代化”,传统节日所着力维系的家庭价值是否已经过时,怎样看待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关系,两者是否存在冲突。 说明:传统节日话题2月11日(正月初三)刊出,截稿日期是2月7日(星期一)中午,敬请读者参与,及时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