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小时的聪明伶俐表现在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17:20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这可能是他最有名的故事。那时粮食紧张,能主动少吃确实是一种美德。有人猜测他那几天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正好谦让一下。我不敢这样想。

孔文举从小就显示出惊人之智。《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孔融在客人面前聪明伶俐,对答如流,“宾客莫不奇之”。陈韪来得晚,听说了孔融的言语,并不买账,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果然有奇才,答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搞得这位陈韪很下不来台。

小时了了,孔融的下场却并不佳。他为人恃才负气,多次得罪曹操,孟德终于无法忍受派人将其拿下。孔融料自己难以活命,问差人能否不要牵连家人。其子还算清醒,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曹丕即位,深爱其文字,将文举列为“建安七子”之首。

表现在其应变能力很强,如《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孔融在客人面前聪明伶俐,对答如流,“宾客莫不奇之”。陈韪来得晚,听说了孔融的言语,并不买账,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果然有奇才,答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搞得这位陈韪很下不来台。
但正是他这种片面聪明也可以说是在处事方面的缺陷最终使他没能善终,所以说孔融有小聪明却没大聪明,有调侃的智慧却没治世安身的智慧。

在初中学的一篇文章,说是,孔融小时,在一个可能是上书府里去,有很多人都在夸他聪明,有一个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孔融则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个人,当时就羞的满脸通红,不能说话。这一举动,充分说明了孔融,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