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吏、僚都分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4:49:44
RT

谢谢。

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员是政府直接任命的官员;僚就是副职,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

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

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

官多是进士或是科举出身,吏不入流,如胥吏、狱卒,差役,贱职,很难转成官。
僚为官官员附庸,如师爷长随等

官应该是行政的,僚是幕僚,就是门客,吏的地位应该比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