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食用的植物油都是冷榨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1:50:43
例如花生油/大豆油/调合油/色拉油/香油等等吧~

不是!

我们平时吃的植物油大都是传统方法热榨或浸出法制成的,营养都有很大的损失。以花生油为例,传统的花生制油工艺主要是高温压榨和溶剂浸出。高温压榨一般是120度高温,传统工艺120高温制取花生油,严重破坏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值得注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加热后可以变成饱和脂肪酸,所以传统植物油经过高温蒸炒后其性质已经改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了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不但会引起肥胖,还会使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潜在危害。除此,传统食用油经高温煎炸后会形成由100多种挥发物混合成的油烟。油烟容易伤肺,更伤皮肤,部分挥发物实质会导致癌变,这给家庭主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般来说,油脂精炼程度高,发烟点就高。

而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6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260度)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价格低于压榨法。但260度高温精炼工艺损失了天然植物油的原汁原味,脂溶性维生素也受到极大破坏,且残留微量“6号”轻汽油,新出台的国家标准规定,浸出色拉油溶剂残留标准一二级每公斤不得超过10毫克,三四级不允许超过50毫克,这说明合格油品中仍然含有汽油残留。最近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家阿德勒•戴维斯博士研究指出,未经精炼的植物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胡萝卜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及维生素 A、D、K的氧化破坏。但是,溶剂浸出所得的花生油必须经过碱炼脱酸等多道精炼工序才能作为食用油脂,而精炼过程又会使某些营养成分损失,其中维生素 E 极易被氧化,在精炼油中,维生素 E 已荡然无存,同时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直接造成不良影响。专家告诫,油脂精炼后被氧化,虽不易腐败,但只能供应能量,没有其他营养价值。如精炼油、人造奶油等。本世纪以来,人类对这种油的摄入量增加了两倍,造成心脏及肥胖的疾病增加。
如果花生油采用60℃冷榨技术,不经高温蒸炒,极大降低了对花生营养成分的破坏,确保了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完整保留。
由于冷榨技术不普及,造价较高,冷榨油的价格要高出其它榨法的同类油。我知道的冷榨油除了进口的橄榄油,国产有一种花生油也是冷榨工艺,是蓝山牌。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