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驹不死,BEYOND是否可以继续他们的理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9:54:13
是BEYOND的FANS就要回答,不答者,对九泉下的家驹不敬!!!我也不得以,对不起了!各位。

很多人认为BEYOND在家驹死了之后,从此就走向滑坡。但是我认为这是未必。首先我们得承认,四人时期的BEYOND是比三人时期更受大家的喜爱,原因无疑是他们当时是走着大众化路线的曲风,与当时的流行歌曲而言,没有太大的本质的区别,至少比起五人时期(既刘志远在BEYOND时期)的ART ROCK风格,BEYOND的乐风趋于简单通俗化。其实,BEYOND早期的音乐,连刚刚加入的黄贯中都自认只是略懂皮毛,还需要家驹的指导。
不过,对于只适合流行卡拉OK文化的香港来说,当时的BEYOND是一支“地下乐队”。从乐队的发展出发,不得不走上大众路线。当然,他们也是被迫的。唱片公司与经纪人都曾经警告过他们如果达不到销量就不允许他们再出唱片。(这也难怪,因为当时接受摇滚音乐的并不多,唱片公司不可能去做亏本生意的吧?)所以自从1988年之后,BEYOND就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而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大多来自那个时段。《大地》、《喜欢你》、《真的爱你》、《再见理想》(这是重新演奏的)等等,一直流传至今。
BEYOND走向了他们事业的高峰,但是却逐渐失去了他们本来的乐队的特色。也无怪于之后BEYOND对香港心灰意冷而跑到日本去发展。值得讽刺的是,当时香港的流行音乐,有相当一部分是翻唱日本的流行曲。而且在今天被誉为经典的更是占了大半部分。
1993年,BEYOND发行了《乐与怒》,在此专辑中,重摇滚的曲风已经开始重新出现,它其实反映了BEYOND已经厌倦了以前走的商业路线的心态,乐队似乎又要转型了。不过,这一年家驹就去世了。
我们一直在幻想着家驹如果还在世,BEYOND会有怎么样的新高度。但是我觉得,BEYOND现在如果依旧是四人的话,情况未必会好很多。我们不能否认,BEYOND之所以充满传奇,与其身上的悲情色彩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在CD店里看到BEYOND的唱片,经常会看到“怀念家驹”、“不死的摇滚精神”诸如此类的标语。难听点说,BEYOND的声誉是由家驹的鲜血换回来的。
大多数被接受的BEYOND的妥协的结果。向歌迷、向唱片公司妥协的结果。无怪乎现在BEYOND被许多普通人接受,但却被玩乐队的人所不齿。这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因为早期的BEYOND的音乐也不被现在歌迷接受,不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从一个乐手出发,玩四人时期的歌绝对比五人时期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