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吴越两国战争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8:43:36
说明详细一些,拜托拉!!!

古人有言:“木秀於林,风必摧之。”证之历史,千准万确。
  当吴国象一颗耀眼的新星,在东南沿海冉冉升起的时候,立即冲破了数百年来习以为常的各种势力组成的均衡,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矛盾,继而卷起了腥风血雨。
  从一件事上可见其中奥妙。
  公元前547年,齐国景公即位,对扶佐自己登上宝座的宰相庆封恩宠有加,庆封权倾一时,立即招致了国内一批贵族集团的忌恨,乘庆封到东莱狩猎之际,杀戮了他的全家。庆封有家难归,挥泪南下,投奔长江以南欣欣向荣的吴国。吴王余祭热情接待了他,并“封之於朱方”(今镇江地区)。想不到这竟触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长江中游的强大国家楚国的神经。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以“仗义执言”的面目出现,打着为齐国征讨叛逆的旗号,率领附庸国蔡、陈、许等六七个小国,浩浩荡荡,奔杀吴国。吴国猝不及防,被联军攻破边陲。联军越过长江打到“朱方”,就在堂堂吴国的国境内,逮捕庆封,带回去杀掉,使吴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这一件震惊各诸侯国的大事,使远在山东鲁国的史官,也在其编年史<<春秋>>中大书一笔:“癸亥.鲁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吴国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就在当年冬天进行反击。乘楚国新胜、联军解散之际,一举攻入楚国,一直打到棘、栎、麻(今河南永城、新蔡)一线,报了朱方之役的一箭之仇。
  吴楚之战,很快就变成拉锯式的进攻和反进攻,其间,竟将钱塘江南岸的越国牵扯了进去,使吴越之间本来紧张的关系,演化为势不两立的尖锐对抗。

  公元前537年,越国已经将自己的势力悄悄地越过了钱塘江,向北伸展。它当然知道,七年前越俘刺死吴王余祭的宿怨,双方都记忆犹新,决不会轻易了结;它也同样知道,单凭自己这点国力,要与如日中天的吴国抗衡,差得太远。对于未来吴越关系的走向,不能不将与楚国的关系连起来权衡。越国虽小,但身处吴国后方,它加入任何一方,都是一个了不起的砝码。助吴抗楚;还是助楚抗吴,关系到国家存亡,必得慎重对待。
  在春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有一个非常有名,并确实行之有效的策略,那就是“远交近攻”,即拉拢离自己较远的国家,来消灭近在咫尺的敌人。
  越国等到了机会。公元前537年的夏秋之交,楚